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

2024-04-25 1700

本文收集于网络及各类书籍,如您对本文有疑问,请扫码在小程序中留言。

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土地、阳光、矿产、森林、水和水能等,称为自然资源。

判定是否是自然资源的方法:

  • 是否天然存在,即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,不是人类劳动产品。
  • 对人类活动有价值,即为人类带来福利,为人类所用。


土地、阳光、森林、水和水能等,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、再生,或者可以循环使用,称为可再生资源

  • 举例:水资源、土地资源、生物资源等。

煤炭、石油、铁矿等,形成、再生过程非常缓慢,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,几乎不可再生,用一点就少一点,称为非可再生资源

  • 举例:矿产资源,如煤、石油、铁矿等。

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,注意保护和培育,便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。如果人类利用不当,就会造成可再生资源变成不可再生的。

初中地理每日一题

初中地理每日一题

关于下面①、②两幅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,正确的是( )

A.①图表示盆地地形

B. ①图的比例尺比②图大

C. 甲~乙的实地距离小于丙~丁的实地距离

D. 甲~乙的坡度比丙~丁的坡度小


答案:D。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,比例尺越大,表示的范围越小,内容越详细;比例尺越小,表示的范围越大,内容越简略。 读图可知,①图等高线呈闭合曲线,海拔由外向内增高,且海拔低于300米,应为丘陵;故A错误; ①图的比例尺为1:1000000,②图的比例尺为1:100000,①图比例尺分母大,比例尺小;故B错误; 两幅图图幅相同,①图比例尺小,表示的范围比②图大,故甲~乙的实地距离大于丙~丁的实地距离;故C错误; 两幅图等高距相同,等高线的疏密程度相同,且甲~乙的实地距离大于丙~丁的实地距离,故甲~乙坡度比丙~丁的坡度小。故D正确。 故答案为:D。